校园笑话 【21则】

单数和复数

老师:“尼克,你懂得单数和复数了吗?”
尼克:“懂得了。”
老师:“那你说说看,‘裤子’是单数还是复数?”
尼克:“上面是单数,下面是复数。”

兽 中 之 王

“同学们,谁是兽中之王?”老师问。
“动物园园长。”小约翰回答。

母 亲

语文老师正在台上讲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这一课,而学友却在桌下打逗,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起学友问:“你听见我讲课的内容了吗? ”学友回答:“听得一清二楚。”老师继续问:“那么《母亲》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呢?”学友响亮地回答:“一定是高尔基的母亲吧!”

作 文

作文课上,老师出的题目是《欢乐的元旦》,要求每个同学具体、详细地描述元旦那天热闹的场面和欢乐的情怀。没过几分钟,小涛就交卷了,老师一看,上面写道:“元旦那天太热闹了,我的心情激动得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回 答

英语课上,教师正大谈中西方语言差异,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饺子’在英语中怎么说?”教师面有愠色,叱之:“无知至极!人家英国人不吃饺子!”

同 桌 轶 事

一日,地理课上,老师发现了同桌正与人交头接耳,就把他叫了起来问:“刚才我讲的什么?”同桌答:“老师讲的是伊朗。”老师又问:“伊朗首都在哪里?”“德兰黑。”“什么”“黑德兰。”全班大笑。

成功之母

有一天,历史教师在上课.教师问同学:”谁能讲出历史上的郑成功是何许人?”有位学生站起来说:”郑成功是何许人我不清楚, 可我知道谁是他的母亲!”教师说:”你怎么知道他的亲?”学生说:”是的,他的母亲叫”失败”!老师不是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歪 打 正 着

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扑朔迷离",然后问一位学生:"请你说一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学生站起来,推了一下深度近视眼镜,仔细看了一下黑板上的四个字,看了半天也不明白,最后他无可奈何地说:"老师,看不清楚。"老师说:"你说对了,请坐下。"

尚 未 发 生

某男生到女生宿舍访其女友,该宿舍的门卫要他填写一份会客单其上要填写姓名、性别、地址、年龄、...一直填写到最后一栏“关系”时,该男生想了半天才写下“尚未发生”四个字。

误 答

考试时,一首试题是:鲁迅是__人。一位马虎的学生在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他把鲁迅原名“周树人”的“树”字看错了,于是他回答为:鲁迅是周村人。

赏 识 问 答

老师:“你脚上穿的鞋是什么做的?”
学生:“是皮做的。”
老师:“皮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牛身上来的。”
老师:“那么,供给你皮鞋穿,又供给你肉吃的动物是什么?”
学生:“是爸爸。”

一个聪明办法

一家中学校长面临着一个问题,校内年长的女学生开始擦口红。当她们在洗手间里擦口红时,她们会将嘴唇印在镜子上留下唇印。在这个问题变得不可收拾之前,他想到一个方法阻止。于是他召集所有擦口红的女生并要她们下午2点在洗手间集合。当女孩们在2点到洗手间时发现校长及舍监已在那等候。校长对她们解释这个问题让舍监每天晚上都得清理洗手间的镜子。他认为女孩们并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要她们自己目睹镜子有多难清理。接着舍监便开始示范。舍监由盒内拿出了一把长柄刷子,拿到最近的马桶里沾水后,接着走到镜子前面开始刷洗镜子。  那以后再也没人把唇印留在镜子上。

信口回答

彼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因其贪玩,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 ,语文课老师问他:"你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彼得懒洋 洋地回答:"我怎么会知道呢?像我这么大的孩子是不喜欢看莎士比亚作品 的."

爸爸和妈妈

老师:"一个长来一个短,一个快来一个慢,短的生来懒得动,长的忙得团团转,猜这是什么?"
学生:"爸爸和妈妈。"

 

先 生

儿子:"今天老师教我们说‘是的,先生。’和‘不,先生。’"
父亲:"你学会了吗?"
儿子:"不,先生。"
父亲:"管爸爸不能叫先生。"
儿子:"是的,先生。"

减 法

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抽 烟

两个学生在看法典时是否能抽烟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他们找教授评理,认为不能抽烟的说:“教授,看法典时能抽烟吗?”教授严肃地说:“当然不能!”认为可以抽烟的学生马上问:“那抽烟时看法典行吗?”“那没问题。”教授回答。

结 论

课堂上教授对学生一连串的提问不胜烦恼,无可奈何地说:“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比十个聪明人能回答的问题还要多。”学生:“难怪考试的时候我们那么多人不及格。”

活 学 活 用

美国一所法律学校,有一天考刑法。教授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诈骗罪?"一个学生回答说:"如果您不让我考试及格则犯诈骗罪。"教授非常诧异:"你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根据刑法,凡利用他人的无知而使其蒙受损失的人则犯诈骗罪。"

一 年 两 季

格桑家里开了个小店,有时格桑放学回家,也帮着照应一下。一天,地理老师问他:“一年有几季?”“?”。“没错,淡季和旺季。”

样样都行

我教的中文班有一个美国留学生约翰,他对方块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约翰上街回来找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觉得你们中国人很不谦虚。”“为什么?”我感到惊讶。“大街上,我看到许多大招牌,都是自我炫耀,比如:中国很行,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他把“银”看成“很”了。